1964年毛主席宴请王进喜吃大餐足足12道菜王进喜却说:没吃饱

来源:杏彩体育平台登录    发布时间:2024-07-26 10:19:05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4年,毛主席破天荒决定举办一次生日宴会,全部费用都由他自掏稿费承担,并且宴请宾客的名单也由他亲自拟定。

  主席向来不愿举办这种“铺张浪费”的活动,哪怕是像70岁大寿这样的重要时刻也拒绝设宴,以至于众人都对主席的做法感到有些不解。

  等到宴会名单公布的时候,工作人员才发觉,主席不过是借贺寿的名义来宴请一些重要的人,其中就有铁人王进喜。

  宴会当天宾客众多,主席足足准备了三桌饭菜,并且菜品的数量每桌都达到了12个,除此之外还有饭前点心和分量十足的主食。

  按理说这样的规格足够一桌人吃饱,可王进喜却表示根本没吃饱,以至于饭后还偷偷买了两个羊头充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桌饭菜难道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是王进喜一生的真实写照。

  每当读到这句话,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水泥浆池,以身体搅拌水泥浆的身影便会浮现在脑海之中。

  “铁人”二字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褒奖,也不是单纯的牺牲精神,而是以凡人身躯成就不朽伟业的具体化象征。

  王进喜配得起“铁人”二字,是他开创了中国石油事业的宏伟蓝图,从此让中国摘掉了“贫油落后”的帽子。

  起初王家的生活还能勉强维持,可王父的意外失明让一家人瞬间失去了依靠,后来又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饥荒,一家人几乎到了要活不下去的境地。

  那一年王进喜只有6岁,他表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成熟与担当,用一根棍子牵着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尽管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当地的地主和军阀马步芳依然要压榨他们,收走了他们的田地不说,还逼迫身残的王父参加劳动。

  为了不让父亲受苦,王进喜便将父亲放在拉羊毛的牛车上替父干活。而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年仅10岁的王进喜更是冒险去虎狼出没的山上给地主放羊。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王进喜辗转于各个矿场之间,淘过金也挖过油。为了不让父亲失去依靠,王进喜多次躲避兵役,结果却因为年龄小在工地上吃尽了苦头。

  有句话叫“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使你强大”,正是因为从小受尽了磨难与委屈,才造就了王进喜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伟大人格。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时年26岁的王进喜立刻便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我国第一代钻井工人的考试,并顺利成为了一名钻井工人。

  玉门的解放让王进喜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决心要把余生都献给伟大的祖国石油事业。

  王进喜经常会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国家给了我们翻身作主人的机会,咱们不可以像过去给地主干活那样磨磨蹭蹭,必须热情主动的做好手头的工作。”

  正因有着这样的奉献精神,王进喜很快就成了钻探大队的头号标兵,并担任贝乌5队的队长。

  刚一上任,王进喜就展现出了作为一名队长的担当,他提出“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响亮口号,带领贝乌5队创造了钻井月进尺5009米的傲人成绩。

  1959年,王进喜作为全国“工交群英会”的代表受邀前往北京参会。在北京的大街上,他看到公共汽车用的都是煤气,这才知道国家在石油方面有多么大的资源缺口。

  向来要强的王进喜蹲在街头忍不住落下了泪水,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他立誓要让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

  别的钻井队一下火车都是先安排食宿问题,而王进喜第一句话就是“钻机到了没有?”

  由于钻井地没有大型吊车和运输车,王进喜便带着工人们用最原始的撬杠滚杠的方法运输钻机,有时候甚至直接用肩膀充当运输的工具。

  一天工作下来,王进喜和工人们的肩膀上被磨得血肉模糊,双手双脚也布满了血泡。

  可他们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最终仅用4天时间便把近40米高的钻井设备立在了荒原之上。

  之后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屡创奇迹,靠人力在茫茫荒原上运输了50多吨水,更是用短短5天零4小时便打出了一口深井。

  然而就在1205钻井队进展迅速,准备向第二口井转移的时候,王进喜右腿不幸被砸伤了。

  工人们都建议王进喜好好休息,但他即便拄着拐杖也坚持每天出现在打井现场,结果再一次遭遇了危险。

  在第二口井打到700米的时候,由于底层压力突然增大,井下突然发生了井喷。

  按照当时钻井队的情况,要想压制住井喷,只能往里面加入水泥。可是因为没有大型搅拌机,水泥一进去便往下沉,丝毫起不到压制井喷的作用。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住井喷的话,第二口井很可能会直接坍塌。危急时刻,王进喜扔掉双拐,纵身一跃便跳入了泥浆之中,以身体充当搅拌水泥的工具。

  工人们见状纷纷跳进去,最终他们用血肉之躯成功压制住了井喷,防止了最坏情况的出现。

  尽管最后王进喜被成功救出,但他本就处于旧伤未愈的状态,身体又被水泥大面积灼伤,再一次倒了下去。

  从那以后,“铁人”的称号不胫而走,王进喜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中国石油也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自给自足,大街上的汽车终于能用上汽油了。

  正因如此,毛主席才心心念念想要见这位功臣一面,并且罕见的为自己举办了一次生日宴会。

  要知道在这之前,主席从来就没为自己庆生的想法,一是因为不想荒度时间,二来也不想为此铺张浪费。

  1947年主席前往杨家沟开展工作,碰巧之后几天就是主席的生日,随行的工作人员便提议要给主席举办一场生日宴会。

  工作人员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一是想到主席平时饮食最简单,可以借此机会给主席补充一下营养;二来也想让主席与民同庆,充分体现主席的亲和力。

  可主席说什么也不答应,“现在正是战争最艰难的时候,战士们还在前方流血牺牲,老百姓们还在忍饥挨饿,绝不能把钱花在这一些地方。”

  一句话便堵住了工作人员的嘴,随后主席又表示,生日年年有,以后等稳定了再过也能的嘛!

  没想到这一拖便拖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可即便国家已经基本稳定,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主席依然不愿意为自己举办生日宴会。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主席最关心民间疾苦,也最了解当时国内的发展状况,所以他以身作则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目的是能省则省。

  往后多年主席都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和作风,以至于连他老人家的60和70大寿都没有举行典礼庆祝。

  一晃时间来到了1964年,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主席依然不会过生日的时候,主席却突然宣布要举办一次生日宴会。

  大家对此感觉到很疑惑,后来等到宴会临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主席压根就不是为自己着想,而是为了宴请一位特殊的客人——王进喜。

  当然既然举办了生日宴会,就不可能只邀请王进喜一个人,与王进喜一同前往的还有石油部长以及另外两名干部,党中央一些领导人也应邀出席。

  宴会当天,前来为主席祝贺的人足足坐了三大桌。主席也是下了“血本”,为每桌足足准备了12个菜,不仅照顾到了各个地区客人的口味,还准备了餐前点心和分量十足的主食。

  要知道,当时的国宴都没有如此丰富的菜品,足可看出主席对这些客人的重视,尤其是著名的劳模“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虽然是声名在外的劳动模范,但他其实非常少参加这种规格的宴会,更别提像这样跟毛主席坐在一桌吃饭。

  主席看出了王进喜的局促,立刻便开始暖场,他站起来向所有人说道:“今天虽然是我的生日,但这却不是请大家吃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感谢为祖国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这些劳模。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可是用自己的稿费摆了这三大桌!”

  在一种极其放松的氛围中,王进喜和主席一同享用了丰盛的饭菜,席间也和主席就一些问题交换了宝贵的意见。

  很快这顿饭便结束了,主席逐一和劳模们握手告别,王进喜也随后在警卫的陪同下离开餐厅,前往宾馆休息。

  可紧接着尴尬的一幕便发生了,王进喜的肚子突然“咕咕”的叫了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强烈的饥饿感。

  王进喜生怕被身边的警卫看出什么端倪,便决定强忍着饥饿感等到宾馆再解决问题。

  结果刚走到半路,路边便传来了阵阵烤羊头的香气,这让王进喜的肚子再一次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如果直接过去买羊头吃的话,身边有警卫在,势必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可如果不买的话,肚子一直叫只会更加尴尬。

  思来想去,王进喜还是找借口支开了警卫,随即便迅速到路边摊上买了两个烤羊头,等到宾馆后立刻就狼吞虎咽起来。

  很明显主席的热情款待并没能让王进喜吃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石油工人的饭量即使再大,也不会12个菜都吃不饱。

  原来王进喜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紧张的情绪,再加上主席说的每一句话他都在仔细听,时不时还拿本子记录,这就使得他根本就没怎么动过筷子。

  所以既不是主席招待不周,也不是王进喜当时胃口不好,而是对主席的崇拜和务实本分的精神,让他忽略了吃饭这件事本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王进喜和一众前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大庆油田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并且创造了总产量25亿吨的奇迹。

  看完王进喜在主席生日宴会上没吃饱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